社會公益
多年來,奧泰公司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先后為新農村建設、捐資助學、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數百萬元之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現代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曾無償提供裝載機、翻斗車,動用土石方8萬立方米,歷經3年寒暑,在壽陽、平定交界處開鑿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掛壁公路,把最偏僻的梨峪村建成了壽陽路南地區出縣大通道。購買荒山3萬余畝,植樹100多萬株,養牛400多頭,帶動大半個松塔鎮由單一糧食走上了糧食、林果、養殖同步發展新路。
積極響應縣委、政府土地流轉,樹進人退戰略,栽植楊樹1000余畝,成為晉中市最大的灘涂綠化工程。免費對農民開展就業培訓。培訓后經考試合格,安排到奧泰公司就業。而數以千計高素質的農民工則通過奧泰公司,進入了開元、新元、段王等大煤礦、大企業。積極參加“新晉商萬企聯萬戶感恩行動”,與農村老紅軍、老八路、老黨員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捐增慰問金。積極參加新農村建設、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300余萬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公司老總李千保個人捐款11萬元,繳納特殊黨費8萬元。
2012年11月24日感恩節當天,李千保董事長帶領著公司部分職員,在縣委有關領導、縣工商聯及松塔鎮領導的陪同下,再次回到家鄉,向家鄉父老獻上一份感恩禮,此次捐贈共涉及五個自然村,人口970人,發放面粉970袋,價值7萬余元。在捐贈儀式上,董事長再次誠懇的許下諾言,只要奧泰實業不敗,只要他個人存在,奧泰將每年向家鄉父老獻上一份愛心。飲水思源,感恩社會,將是奧泰人永不丟棄的信念。
從2010年至2013年連續四年向家鄉人發放白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表達感恩之情。
李董家鄉是偏僻山區,由于學校拆并,村里的孩子上學沒有了著落,這可愁壞了家長們。在他的倡導與資助下,上龍泉村“奧泰實業博愛小學”成立,解決了孩子們的入學問題。2013年9月10日教師節這一天,舉行了學校揭牌儀式。鎮黨委領導親臨現場,幾近失學兒童又重返校園。
同一天,為解決家鄉人出入以及孩子上學路途中過河不便的困難,他投資60余萬元修建的三座橋,也正式開工。當天現場人聲鼎沸,鞭炮齊鳴,家鄉人和孩子們都沐浴在一種深沉的大愛之中!2014年新建的三座橋建成并已投入使用。
公司鍛工李海生妻子2013年突發重病,對于其家庭來說無異于一場強烈的地震,巨額的醫療費用和今后的生活費用如同兩座大山無情地壓在全家人的身上。
得知這一消息,公司工會向公司各職能單位、全體職工提出倡議,向患重癥的職工妻子奉獻愛心。
10月29日,捐款儀式在公司多功能會議室舉行。李董首當其沖,現場捐款5000元。在李董的帶領下,全體員工都伸出了愛心之手,1000、500、300、200、100,時間不長,就向李海生捐了40000多元。
此次捐款,大家踴躍積極,充分展示了“攜手幫扶、愛心奉獻”的精神風貌。整個活動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這種毫不張揚的愛讓人不禁熱淚盈眶,集體的愛、大家的愛,在這一刻凝聚;集體的情、大家的情,在這一刻爆發。小小的捐款箱中凝聚著大家對職工家屬的關心與祝福,更凝聚著李董這個大家庭的這種團結與這份承擔!
李董是從農村出來的人,知道生活困苦的艱難。每當看到很多貧困學生穿著破舊的衣服,吃著簡單的飯菜,而學習又是那么努力刻苦時,每每都會覺得心酸不已;每當得知有的孩子因為家貧而上不了學時,他感同身受,不愿再看到孩子們走自己過去的老路。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為了不讓有些學生因物質上、家庭上的原因而使學業受到影響,讓他們度過難關,李董經和壽陽一中聯系,決定從2014年起,在高一年級資助10名貧困學生,將一直資助到他們大學畢業,即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七年每人共計資助35000元。
2014年3月27日,資助儀式在壽陽一中舉行,現場李董親自將當年資助款每人5000元發到受助者手里。同時決定,以后每年與受助學生舉行一次聚會,屆時將與受助學生互相交流,共話人生,以達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目的。每年聚會時將資助款再次發給受助者。
2015年4月17日,李董與資助的10名學生在奧泰總部大樓舉行年度座談、交流。10名學生向李董匯報了一年來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一年中,他們參加了學校的各種活動,變得更加成熟、自信。他們都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受資助的10名學生拿到了第二年度的資助金。
座談結束時李董說,看到10位同學在這一年中的成長和進步,自己非常高興。同學們在受助時,還能關注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非常難得。李董表示,不僅愿意為同學們的學業提供幫助,也愿意關注他們的成長和以后的就業。最后李董鼓勵同學們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做人,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要感恩家庭和社會,感恩父母!
李董資助金額、資助年限創壽陽一中資助歷史,在學校引起強烈反響!他心系教育、捐資助教的舉動,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